2013年12月1日星期日

第三节 连类相及

义类相近或相似,遂因甲而及乙。   〔春秋〕孟·侧字之反   反、侧皆与移动程度及所占位置的角度有关,义亦相近,故连类而及。   〔三国〕孙·策字伯符   策、符皆为信物,但形制与用途不一。   〔晋〕武·韶字叔夏   韶,虞舜之乐;夏,周代之乐。二者时代虽异,然同为音乐,故相及。   〔晋〕崔·豹字正能   《说文·豸部》:“豹,似虎,圆文。”《能部》:“能,熊属,足似鹿。”豹、能本为二物,但同为猛兽,故相及。   〔南齐〕孔·稚圭字德璋   圭、璋皆为古代玉制礼器,形制不同,用途亦异,然同为诸侯所执,故可相应。   〔明〕况·钟字伯律   钟为乐器,凡乐必得合于律,故连类而及。又古代音乐有十二律,其中有黄钟、林钟二律。   〔明〕周·缙字伯绅   缙绅,古代士大夫之装束,谓缙笏〔jinhu进护〕垂绅。绅为大带;缙,插笏。笏为朝见君主时所执之手版,不用时则缙于绅。垂绅缙笏二事相连,故连类而及。   〔明〕仇〔qiu求〕·英字实父   英为花,实为果,开花而后结果。二事相连,故相应。   连类相及本不复杂,但后世文人学士在命名取字时,为求奇诡古奥,却使它变得曲折难晓了。这问题主要出在装饰字眼上。如清代的张之洞的名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。张字香涛,是依《说文·水部》“洞,疾流也”取义的。疾流与波涛性相近,义相似,故可相连。因佛经谓佛祖所居住的须弥山有香水之海环绕,遂因“涛”而用了一个形容词“香”,这就出乎一般人的意外而显得奇特了:涛为何能香?张之洞又字香岩。这自然是取“洞”的常见义岩洞的。岩石与山洞义相关,所以也连类而及。因佛家有“香严”一语,于是假“岩”作“严”,明和“洞”相应,暗与佛相连。又,“香岩”还可用来美称佛寺所在的山陵。如唐代储光羲《京口题崇上人山亭》诗说:“清旦历香岩,岩径迂复直。”如此,“香岩”与“洞”相连就更密切了。张之洞原字孝达,这是同义相协。因为“洞”有贯通、通彻义,所以用“达”相应。《说文》“洞”段玉裁注云:“引申为达。”今有洞达、洞彻诸词。

第二节 反义相应

名与字皆为反义词,二者对立相应,各从反面作解。如:   〔春秋〕狄·黑字皙〔xi西〕   《说文·白部》:“皙,人色白也。”黑、白相对。   〔春秋〕曾·点字皙   《说文·黑部》:“点,小黑也。”意谓弄脏。弄脏则不洁白,故点、皙相对。   〔三国〕吕·蒙字子明   《易·蒙卦》朱熹本义:“蒙,昧也。物生之初,蒙昧未明也。”蒙昧即暗,与明相对。   〔北齐〕魏·收字伯起   收为聚拢,起为挺立、升腾。二者相对。   〔唐〕韩·愈字退之   《论语·先进》“然则师愈与”何晏集解:“愈,犹胜也。”又“由也兼人,故退之”朱熹集注:“兼人,犹胜人也。”愈为胜过,退之则是约束使勿胜过。二者对立。   〔唐〕孔·戢〔ji吉〕字方举   《尔雅·释诂》:“戢,聚也。”聚为收敛,举为张开。左思《咏史诗》:“习习笼中鸟,举翮〔he河〕触四隅。”举翮即张翅。收敛与张开对立。   〔宋〕林·希逸字肃翁   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“逸居而无教”朱熹集注:“然无教则放逸怠惰而失之。”《书·洪范》“恭作肃”孔颖达疏:“貌能恭则心肃敬也。”放纵与肃敬相反。“翁”为时尚字饰。   〔元〕尚·野字文蔚  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。”文雅与鄙野相反。蔚,茂盛,盛大。   〔元〕孔·思晦字明道   晦为昏暗,与明对立。   〔明〕娄·坚字子柔   坚硬与柔软相对。

第一节 同义相协

名与字为同义词,二者相为辅佐,互作解释。如:   〔春秋〕端木·赐字子贡   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贡,赐也。”   〔汉〕卓·茂字子康   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“德音是茂”郑玄笺:“茂,盛也。”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“十二岁一康”高诱注:“康,盛也。”   〔三国〕曹·爽字昭伯   《说文·[上××下××]部》:“爽,明也。”又《日部》:“昭,明也。”   〔三国〕魏·延字文长   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延,长也。”   〔后魏〕房·景远字叔遐   《尔雅·释诂》:“远,遐也。”“遐,远也。”   〔南朝梁〕到·溉字茂灌   《玉篇·水部》:“溉,又灌注也。”   〔隋〕来·和字弘顺   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“知子之顺之”郑玄笺:“顺,谓与己和顺。”弘,大。以饰“顺”,意谓大顺、极顺。   〔宋〕寇·准字平仲   《说文·水部》:“准,平也。”   〔宋〕欧阳·修字永叔   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修,长也。”《说文·永部》:“永,水长也。”   〔清〕王·引之字伯申   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引,申也。”